散文随笔

一部生动鲜活的华人移民史

文/孙白梅

我有幸参加了笑言老师原著《一座世纪牌楼的诞生—历史长河中的渥太华华人1892-2010》的编译,由作者和我合作将这本408页的书翻译成英文:Beneath the Archway: Overseas Chinese in Ottawa Since 1892 (笑言、孙白梅合译, 北方出版社,2025年)。

作者笑言花了数年寻找翔实的史料,在图书馆、档案馆里一呆就一整天,查资料、看微缩胶卷,中午啃面包,埋头于故纸堆,在浩瀚的资料中寻觅华裔的零星踪迹,还转辗渥太华各地访问了无数老华侨,把珍贵影像拍摄下来,使这本书图文并茂,内容丰富。

加拿大参议员胡子修赞扬这本书“生动鲜活地”记述了在渥太华的华人血泪史,书的引子是老华侨汤姆的孤独之墓。加国政府自1885年开始征人头税,到1903年增加至500加元,您猜当时华工每年平均工资多少?才区区250加元,相当于一个人不吃不喝还得攒两年才能保一个家人来加拿大!绝大多数华侨不能与国内家眷团聚,只能孤老终生,死后埋葬在远离主流墓群的孤坟里!

从1881年至1885年,国内不少华工被招到加拿大修建太平洋铁路,有约16,000华工被分到最险峻的洛基山脉到温哥华山地崎岖的路段,担任最危险的爆破之类工作,报酬仅为白人劳工的一半,无数华工捐躯于崇山峻岭中,这一路段几乎每英里铁轨上卧着两名华工尸体!

但在铁路建成后,加国政府对移民入境征收人头税,后来的“排华法案”限制了几乎所有中国移民进入加国,这个法案于1923年7月1日通过,华人移民称这天为“耻辱日”,不愿参加当地国庆庆祝活动。在华人的共同努力下,“排华法案”到1947年才被废止。2006年哈珀总理最终针对“排华法案”发表了正式道歉声明。

在这本厚重的史书里也不乏既有趣又励志的真实故事,比如渥太华华裔A马和C马兄弟的事迹:弟弟C马在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曾冒着生命危险,在志愿者主导的飞虎队中飞行300多航次,飞跃喜马拉雅山”驼峰”航线,无所畏惧。1945年C马负责押送在美国印制的52捆钞票到中国,由于高空低温,飞机双翼结冰,飞机两个引擎中的一个居然失灵,为了减重,无奈之下,他命令同机人把42捆钞票踢下飞机,只留下4捆,心想:也许迫降求援时需要生火取暖作火引。8亿多钞票与飞机上几个人的生命,孰轻孰重,大家心中都有一杆秤。后来美军在当地作了彻底的地面搜索,一张钞票也没找到。C马说他后来每年还会接到几个电话,问他到底把钞票踢到了哪里?

飞虎队为中国内陆运送人员和大量军用、医用等物资,对支持抗日战争作出很大贡献! 此外,书中还提到李鸿章、宋美龄、梁启超、孙中山等访问加拿大;梁思成和林徽因在渥太华举办盛大婚礼;“买纸家庭”和“邮购新娘”的故事;华裔女士时学颜担任加国国家美术馆馆长;伍冰枝1942年以难民身份跟随家人来加拿大、于1999年出任加拿大第26任总督的传奇;杨丹与她的AFC公司;渥太华华裔如何发明风靡北美的Instant Pot 高压锅、并创营销奇迹,及中国如何帮助唐人街建成“世纪牌楼”,等等。

在今年6月加拿大中国笔会30周年的庆典上,我代表远在渥太华的笑言老师向笔会赠送了这本书,以热烈祝贺加中笔会华诞。

如果您对这部著作的中(英)文版感兴趣的话,可以搜索下面网址:

(网上可试读部分章节。)

中文电子版: $9.99CAD https://a.co/d/4ucuTB4
英文平装版(598页):$35.99CAD https://a.co/d/7D7PaTz
英文电子版:$9.99CAD https://a.co/d/2ZoRfx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