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随笔

读书日漫话读书——写作的人读书吗?

文/笑言

2021年4月24日,承蒙柏林-渥太华公派学联《世界读书日专题活动》邀请,与同学们谈一谈读书。下面是发言整理。“世界读书日”的正式名称其实应该是“世界图书日”,而它的全称是“世界图书与版权日”。最初的创意来自国际出版商协会,后来由西班牙将方案转交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以这个读书日,其实跟写书的关系更大些。

作家的写作,很多来源于自身经验。尤其是作家的早期作品,写的基本都是自身某个阶段的经历。再往下写,就写身边亲朋好友的故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就说过,他把七大姑八大姨都写遍了。

那么写遍了亲戚朋友之后呢?写作的素材从哪里来?写作的灵感从哪里来?总不能总是折腾童年的回忆吧?总不能每到年节就缅怀故国一次吧?也不能写一个作品就谈一场恋爱吧?素材来源于直接经验,也来源于间接经验,还来源于阅读碎片的组合与想象。读书是通向写作的一条重要通道。当然,我并不是说写作要抄袭前人的作品,而是说要从经典的作品中汲取营养。清代诗人、文学家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人闲居时,不可一刻无古人,落笔时,不可一刻有古人。”就是说,平时要时时刻刻学习古人的作品。而在写作时,则不能有一刻出现古人的痕迹。如果我们广义地理解,这个“古人”可以包括中国古代的诗人、文人和思想家,也可以包括外国的先贤智者,还可以包括现代的所有中外名家。

小说家给别人虚构世界的同时,也需要从别人的写作中体验更广阔的世界。那些重要的启迪,其实并不能立竿见影,而当你遇到一个契机,比如身边的一件事,或者一条新闻,引发了你写作的冲动,那么你素材的积累加上你脑海中闪现过的灵感,或许就能促成一个好作品。很多好作品的产生其实都是偶然的。积累是长期的,想象是无界的,精神上的追求就像人类对太空的探索,永无止境。

那么是不是读书越多,写作水平就会越高?好像也不是。读和写毕竟是两个范畴,我们不难见到对作品分析得头头是道的评论家,自己并没有同样高质量的文学作品,所谓术业有专攻。一般来说,读得多了,就想自己写。但是读得太多,就不一定想写,因为读的经典越多,对文学殿堂的敬畏就越深,就会觉得既然自己写不出伟大的作品那还不如不写。其实写作也一样,越写越感觉到自身到处是短板。好在读书和写作对于大多数人来讲,更多是一种喜爱和乐趣,不需要那么较真。于是,便有人提倡快乐读书、快乐写作。怡情养性,打磨人品,滋养一些儒雅之气。

近日柏林和渥太华两地学子联合举办读书活动,推荐书目我看了一眼,其中很多书没有读过,有的只知道书名,有的甚至连书名都陌生。我个人的读书标准就是一本书要能让我读得下去。由于这个偷懒的标准,很多该读的名著我都没有读完。其实写作的人,读某些书时,可能与普通读者有所不同,更多的是从研究和学习的角度出发。而想要了解一部作品或一位作家时,并不一定通读作品,特别是那些大部头的鸿篇巨著。读一部分原著,读一些权威书评也许可以更快更全面地了解。读书是非常个人化的事情,每个人的标准和喜好都不尽相同,每位读者与每篇作品的契合程度更是微妙到玄妙。我给自己找的借口是名著也未必一定要艰涩,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我就读不下去,但有的人却可以读得津津有味。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我读得辛苦,但有人就很享受其中的魔幻现实主义氛围。所谓好看,除了文笔,就是故事性强。德国小伙伴推荐的《基督山伯爵》就很好看。中国的四大名著也都很好看,好看的书其实挺多的。

可是总有些书,不管难读不难读,你总要读。这是用来充电的。人的一生都在学习,难读的书自有它的价值和魅力。许多公认的名著可读性并不强,但如果你坚持读下去,那么肯定会有收获。

我看到推荐书目上有一本《兄弟》,我想应该是余华写的《兄弟》,上下两卷,也是一部好看的书。不过这个书名不由让我想起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写的《卡拉马佐夫兄弟》,那是一本长篇小说的典范。现代中国作家们的小说我也喜欢读,比如余华、张炜、阎连科、苏童、格非、残雪、莫言、陈忠实、贾平凹、铁凝、王安忆、迟子建、余光中、三毛、龙应台……再往前一点,巴金、茅盾、曹禺、马烽、西戎、赵树理、王蒙、丛维熙、蒋子龙、梁晓声、冯骥才、陈建功、阿城、刘心武、卢新华……这个名单会很长。我也没有排序,想起谁就提起谁,会漏掉很多重要的作家,比如冰心、张爱玲、张恨水、张贤亮、张抗抗、路遥……太多了。这些作家的作品进入了无数人的精神世界,照亮了无数人的灵魂。海外华裔作家中,我喜欢读白先勇、於犁华、哈金、张翎、陈河、严歌苓,还有很多相识的文友,也写出了许多精彩的作品,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我读书通常没有什么目的,没有什么计划,也没有什么预设的门槛,通常是碰到什么读什么。世界名著我读,通俗小说我也读,比如王朔的作品,金庸的武侠,琼瑶的言情,还有现在的玄幻。加拿大小伙伴推荐了《凡人修仙记》,其实这类作品目前非常多,比如《庆余年》、《大道朝天》、《三寸人间》……我是用来放松和休息的,但事实上,一旦开读,往往就会被吸引,因为这类作品的可读性非常强,而文本又格外长,会花去很多时间。

也有人说,开卷未必有益。现在什么人都能写书出书,书籍早已不再神圣,甚至有人说,有的书简直是对文学的亵渎。其实书的好坏,我们翻几页就能判断,不值得一读的放下就是。历史的进程无法阻挡,应该感谢科技的进步,感谢出版方式的改变,才让今天的普通人有了著书立传的可能,才让社会舆论有了更多的民间声音。如今可不像从前那样读不到书,我开始识字读书的时候,很多文艺作品都被当成封资修的东西,封禁了起来。那时能偷偷读到《红岩》、《红旗谱》、《上海的早晨》、《林海雪原》、《晋阳秋》、《水浒》等等所谓的大毒草,心里别提有多高兴,那是偷尝禁果的快乐。那时特别有意思也特别折磨人的是,很多书都是大家传来传去,以致缺章少页。我记得《红旗谱》和《晋阳秋》结尾都被撕掉了,看不到结尾心里有多着急想必大家都有体会。直到二十年之后,我才有机会读到了《晋阳秋》的结尾。而另一本被神秘传阅的纸质又黄又脆的旧书,字还是繁体竖排的,不知道是不是书的主人故意撕掉了封面和目录,因为书中有很多男女之情的描写。十年动乱之后,书籍重印,我才知道那本书是《喻世明言》。

如果说对我写作影响比较大的作家,应该说是鲁迅以及稍后读到的钱钟书,原因直接与阅读相关。众所周知,历史上有一段时间人们能接触到的文学作品非常有限,鲁迅的作品可以说是当时能找到的文学性最强的作品,隔一段时间就会翻开来读一读。其实后来读了与他同时代的作家,也都非常好,比如胡适、林语堂、梁实秋、周作人等等。我想说的是,某个不经意的邂逅,没准就会成为你人生中的重要时刻,哪位作家碰巧在那时进入了你的阅读,就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长远影响。

一个人的谈吐是由腹中书籍的多少决定的。我很羡慕一些读书多而又记忆好的人,在恰当的场合侃侃而谈,引经据典,妙语连珠。而更有意义的,是这样的人讲出的事例与道理,往往可以帮助他人找到生活的重心、增强人生的信心。不论是写作,还是读书,乃至做任何事情,只要能让自己开心,或者能帮助到别人,便都是有意义的。

读书会让人代入自己,体验书中的悲欢离合,快意书中的爱恨情仇。读书会让人的精神世界变得丰盈而广阔,也会让人的心性在潜移默化中变得坚韧而稳定。

普通人求一个生活安稳,并不愿意自己的生活大起大落。但是读文学作品时,却期待看到书中的人物经历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事情,恨不得自己也能开潜艇去《海底两万里》;期待看到男女主人公爱得死去活来,或者如林黛玉和贾宝玉那样缠绵悱恻;期待看到正义战胜邪恶,哪怕主人公付出生命的代价。书中的情节或者细节往往会引起我们的共鸣,忽然唤醒沉睡已久的记忆。读着书,我们会看到河畔的金柳,变成了夕阳中的新娘;看到蛮荒的莽原,奔跑出不知名的凶兽;看到铁血的战争,震撼心灵。读书,无限扩充着我们的情感体验,好像我们的生活中,凭空多出许多的亲人、朋友和敌人。让我们学会如何接人待物,懂得如何认清世上的人。

读书积累精神财富,这笔财富又反哺社会,形成教化的力量。儿时读过的文学经典,会让你牢记一辈子、受益一辈子。读书也积累物质财富,专业书籍教会你生存的技能,能让你一辈子衣食无忧。不过,读书是一件急不得的事,你想要快速见效,几乎是不可能的。就连读书能不能增加智商和情商,都有质疑的声音。

作家冯骥才说过,读书是欣赏别人,写书是挖掘自己。读书时接受别人的沐浴,写作是一种自我净化。的确,读书和写作都能让自己的灵魂干净。我希望不断读到好书,也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让这个世界干净一点,让我们都做干净的人。

——刊于《中国日报》2021-05-07

柏林及勃兰登堡地区公派学联 2021年05月06日发布新闻报道:
https://mp.weixin.qq.com/s/vxJ8yW3OwbRxmNt4LtLa7A

《神州学人》 2021年05月06日发布新闻报道:http://www.chisa.edu.cn/rmtycgj/202105/t20210506_566956.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