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随笔, 有声

渥太华,想把你的名字写进我的诗里

文/笑言

诵读: 楚红秋

渥太华春有枫糖,夏有郁金香,冬有冰雪,而最美却在秋天。因为每周要在乡间公路上开车走几遭,所以有机会看到春花秋实、瓜熟蒂落,看到天际线由葱翠渐渐变作苍黄。

金灿灿的旷野上,小麦压穗,大豆随风摇铃,南瓜爬出藤蔓,玉米扬起焦褐的须穗……一群群的黑白花牛在收割后浅赭色的地垄上,慢条斯理地埋头啃着秸秆,似乎一整天都挪不了几步。与之做伴的,是散落在田间的一捆捆草卷。

来这个城市定居近二十年了,生活的节奏也像这老牛一样慢吞吞的。这里没有楼层超过两位数的摩天大厦,没有灯红酒绿的都市夜生活,没有象征现代化进程的地铁,甚至主要街道总是坑坑洼洼,布满了上一年冬天铲雪车刨出的创伤。不下雪的时候,这个城市似乎只在做一件事,那就是补洞修路。难怪有人说,这个城市只有两个季节:一个是冬季,一个是修路季。这便是加拿大的首都渥太华。

那我为什么离不开这里呢?难道是奔流不息的渥太华河留住了我?这条与城市同名的河流将安大略省与魁北克省分隔于两岸。秋来了,水位下降,河道露出大大小小的岩石。两省人民在这些岩石间跳来跳去,还有人垒起了因努伊特石堆。我走在岸边的秋意盎然中,有时会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居然有数以百计的松鼠在光影闪烁的林间相互追逐,一转眼便消失得无影无踪。渥太华水系发达,不仅有渥太华河,还有丽都河与丽都运河,大大小小的桥梁把城市连接在一起。“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景象在这里寻常可见。成群的加拿大鹅漂浮在寒冷的河面上积蓄力量,等待着飞往南方的决定。

我为何不效雁南迁呢,莫非是国会山留住了我?秋阳杲杲,那些有趣的云朵,在蔚蓝色的天空中变幻飘移。飘过渥太华河,飘到魁北克,飘到历史博物馆的上空。其实我更喜欢这个博物馆原先的名字——文明博物馆。那是一座流线型的现代建筑,与之隔岸相望的,便是国会山的哥特式建筑群。渥太华以拥有特色建筑及众多博物馆而闻名,国会大厦、最高法院、国家图书档案馆、国家美术馆、军事博物馆、科技博物馆、自然博物馆、农业博物馆、航空博物馆、老城博物馆以及具有博物馆性质的造币厂和中央实验农场等等,均是渥太华的文化地标。而渥河之畔,峭壁之上,秋林映衬下的国会山,更是格外绚丽辉煌,那是这个国家的象征。

又或者,是城市风情留住了我?季节在变换,城市的韵律也在变幻。夏秋之际,郁金香节、爵士音乐节、蓝调音乐节、古典音乐节、龙舟赛、杂耍节、国庆日、啤酒节、排骨烧烤节……各种活动应接不暇。有兴致的时候,我也会去广场看卫兵换岗,游国会山,登和平塔。有机会还会坐在参议院的红椅或众议院的绿椅上旁听国会辩论。而到了秋末,这个城市逐渐安静下来,开始准备迎接漫长的冬季。铲雪公司的广告早早塞进千家万户的信箱,公司和单位着手为慈善机构募捐冬衣。

秋是一位耐心的画家,用无形的巨手先将碧树涂抹成似绿非绿、似黄非黄的颜色,然后再用时间将它们染成黄色、橙色、红色、猩红色与绛紫色,最后再用凛冽的寒风将它们逼下枝头。于是遍地都是五彩斑斓的落叶,沙沙而来,簌簌而去,又或随风起舞,翩若彩蝶,翻飞在秋的半空。

秋是一名冷漠的刀客,一刀斩开冷热。一边是绿野,一边是白雪。而这把刀,便是最美的秋色。金红是秋的基调,虽说“秋色无南北,人心自浅深”,但我总觉得渥太华的红叶分外夺目。尤其是跨河北上,来到被称作渥太华后花园的魁北克加蒂诺,那里万山红遍,那里层林尽染,那里有人间最美的枫叶。待到黄昏,落日渲染了天上的流云,天空呈现出石青、柠檬、橘黄、靛蓝、藕荷与血红的颜色。秋风瑟瑟,林涛阵阵,层层叠叠五彩缤纷的林木随风起舞,仿佛群山在燃烧。

令人窒息的美啊!或许就是这秋留住了我?置身于群山峻岭之中,远离日常羁绊,行走于厚而松软的落叶之上,在清鲜的空气中极目远眺,丹枫迎秋,天辽地阔,而我们自己也同时置身于这浩浩荡荡的秋色画卷之中。

其实,渥太华的冬季也在挽留我,那一望无际的白雪、那晶莹的树挂、那全民皆冰每逢大赛必堵车的高速公路、那热腾腾的提姆咖啡、那香喷喷的海狸尾巴大油饼……久居于此,我已习惯于春的短暂、夏的炽热与冬的漫长。秋是最迷人的,满目红叶、满目空旷、满目硬朗与满目天高云淡。球友们还在固执地跟冻硬的高尔夫球场较劲,然而我们终究抗不过自然规律,无可奈何中,秋韵已萧然。几乎每一年,我都是在球场上用手心接住冬天的第一片雪花。于是我知道,秋去了。不过我也知道,秋还会来。

秋天有两个节日,一个是中秋,一个是重阳。渥水渐凉,滟滟一池秋韵。故国已远,默默几许乡愁?其实生活在这个时代,同住地球村,已没有那么多的乡愁,犯不上长吁短叹。我对渥太华比对日新月异的故乡更加熟悉,生活也更加自如。这是一座安静而干净的城市,更是一座舒适而让人心安的城市。民风淳朴,人心善良,没有大都市的喧嚣,却有现代化的便利。在这片美丽的土地,在这个迷人的秋天,渥太华,我想把你的名字写进我的诗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