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随笔

故乡之外,春节仍在

文/笑言

不时有人问我:你们华人在海外过春节吗?我总是回答:过呀!随后便是一连串的追问,怎么过,跟什么人过,吃什么,穿什么,放假不,放鞭炮不,拜年吗?

兴许我一个不经意的回答,就会被解读为成千上万海外华人的共同行为。于是我总是强调我说的只是我们家的过法,代表不了海外华人。我的印象中,国人普遍比加拿大人更关心天下大事,问的问题往往比较宏大:加拿大有多少人口?国民总产值多少?有哪些支柱企业?首都渥太华的华人占总人口多大比例?国会有多少华裔领导人,都担任什么职务?

渥太华肯定有华人可以完美回答这些问题,但我回答不了,因为我并不关心那些事情,我也无须知晓。我已经不错了,车里的收音机一直开着,时事新闻大致还了解。就算真不了解也无所谓,怎么过日子是自己的选择,就如过春节,怎么开心怎么过。

人生匆匆几十年,各个阶段的生活不同,过春节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幼时关心鞭炮和新棉袄,上学则借机呼朋唤友,工作了忙着给领导拜年,出国后渐渐酿出乡愁。

年与平日的不同,具体反映在饮食与消费上。生活水平提高了,年的诱惑就小了。天下之大,各有各的吃法,过年不仅有人包饺子,也有人打糍粑。大陆的地域差异随着时代发展越来越小,于是,人们既能吃到滚出来的元宵也能品尝到团出来的汤圆,既能吃到水磨年糕也能品尝到油炸黄米糕。本是北方特色的饺子和南方特色的年年有“鱼”同时出现在了各地的新年餐桌上。商家则借着节日的喜庆,借着人们“过年买大件”的习惯,推出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促销。

与农耕民族的生活规律有关,中国人历来格外期待春天的来临。其实从腊月起,年味便悄然进入千家万户,腊八粥、腊八蒜、祭灶神、迎财神、贴门神、小年、龙抬头,一直到蒸馒头、包饺子、年夜饭、除夕、鞭炮、春联、春晚、春节、拜年、破五、秧歌、背棍、社火、灯谜、元宵……太多的文化符号,太多的民俗民风,若要较真,过年一定会是一种负担。在加拿大没这么多讲究,春节也不放假,不过华人社区过节的气氛还是很浓。首善之区的渥太华自有许多便利之处,春节活动往往有加拿大联邦、省、市三级政府的支持参与,当然也有来自祖国政府的祝福。

加拿大元旦前后在北美称为“节日季”,从黑色星期五的疯狂促销,到圣诞节和礼节日的大幅降价,再到元旦的低价延续,基本上被商家绑架了。火鸡在感恩节和圣诞节各烤了一次,大餐一顿接着一顿,家家户户亮起彩灯,华人家中也挂上了华商赠送的中式挂历。一些传统的华人民间组织,摆上猪头三牲隆重祭祖,展示出与内地同胞不尽相同的迎春方式。各类华人团体都在举办聚餐和迎春文艺晚会,唐人街上喜气洋洋,盛装的舞狮队、秧歌队和腰鼓队在辉煌的牌楼下表演精彩节目,居然还有云集各地小吃的新春庙会。

身在海外,可以感受到多种文化的融合。十七世纪末移居渥太华的那些华人先驱以及他们的后人,为唐人街定下了基调。而来自港台、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柬埔寨、老挝等地的华人,又将自己的特色融入了渥太华的中华大拼图。经过多年融合,很多加拿大人逐渐融入了华人组织的春节庆祝活动,他们不仅知道元旦之后要过中国年,还搞得清自己的属相。

若干年前,海外游子要打电话给家里报平安,给父母亲人拜年,所以除夕晚上的越洋电话常常占线,格外难打。再往后简化为电子贺卡,而今微信普及了,文字、图像、语音、视频随便选,相互馈赠的红包满天飞。通讯像生活一样越来越容易,无论天涯海角,只要想到,就能听到和看到。

春节是个让人想家的日子,是个充满亲情和友情的日子,是个万象更新的日子。一年周而复始,新一年的好日子,尽在彼此祝福中。我家的春节其实很简单,家人一起包包饺子吃顿年年有余的年夜饭,讲讲过去一年的趣事,开开心心迎新年。参加社区活动时,偶然也会穿起唐装,但儿时放鞭炮的硝烟味没有了,曾经一起创业的伙伴们如今已经在不同行业各领风骚,余下的只有淡淡的乡愁,丝丝缕缕,总在心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