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散文随笔

生活和历史远比小说精彩——赵庆庆专访笑言

南京大学赵庆庆教授出版新书:《枫雪同行:加拿大华人作家访谈》

15位访谈人為:陈浩泉、陈河、崔维新、贾葆蘅、林浩聪、林楠、陆蔚青、孙博、王健、微言、笑言、余兆昌、郑南川、周进、朱蔼信。

书中收录的关于笑言的文章曾发表在《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6年第4期,总第97期,第94-101页。

一、从牛津大学到加拿大首都

赵庆庆:北美华人作家中,像您一样获得牛津大学硕士学位的可谓少之又少。您最早发表的文学作品是在牛津读书期间,还记得当时的写作情景和内容吗?

笑言:那时一个人在牛津读书,比较枯燥寂寞。互联网还没有出现,越洋电话非常昂贵,中文书籍也很难找,基本处于一种封闭状态。还好,牛津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与中国驻英使馆关系不错,能定期读到《人民日报》海外版。

       有一天在圣埃德蒙大厅学院由教堂改建的图书馆看专业书看累了,就拿张报纸到外面透透气。教堂门前是一片墓地,学生们经常坐在墓地的青草地上读书晒太阳,很多墓碑都被学生的后背蹭得很光滑。我坐在那里读着读着便有些想家,联想到前几天中秋节第一次收到母亲的亲笔信,忽然就很想写点什么。于是很快就写出一篇《母亲的信》,写完就寄给了报社。大约过了一个多月或者两个月吧,我已经把这事忘记了。一天骑车遇到一位相熟的中国学生,他停下车叫住我说,祝贺你啊!你的文章上《人民日报》了!我当时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赶紧去找管报纸的同学,果然见到了自己的文章。我还清楚地记得,文章中有一句是这样的:“来英国一年多,电话通了不少,父亲的信也收了不少,然而这封不期而至的母亲来信却带给我特别的震动。”为什么会记得这么清楚呢?因为当时我写的是“突然而至”,编辑给改成了“不期而至”,这处通篇唯一的修改让我心服口服。后来这位编辑给我寄来一份报纸,并附短信,说我的文章写得感人,希望多投稿。这我才知道,这位编辑姓陈。可惜听说后来他因为没有看出一首政治藏头诗而离开了编辑岗位。我很感激这位陈编辑,是他的肯定和鼓励,让我开始去圆少年时的文学梦。

赵庆庆:常有朋友问您为什么写作,您先前一直说不知道怎么回答,后来您在2008年发表的散文《时间的散点》中写道,“写作与时间有关。写作让枯燥的时间变得有趣了、丰盈了、变化多端了。”[1] 现在,又是六七年过去了,期间您发表了两部长篇小说,若干中短篇,还废寝忘食地撰写《渥太华华人史话》……那么,您对自己何以写作有没有什么新见解?

笑言:我一向觉得写作是极端个人的行为,没有什么“因为”“所以”好讲。我不靠写作吃饭,写作反而会消耗我很多时间,因此我实在没有理由逼迫自己去写作。这个世界上好玩的东西很多,何必一定要辛苦自己去码字呢?再说我觉得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杰出的作家,穷我一生都无法读完他们的作品,自己太渺小,没有必要也没有资格去写。但我还是常常忍不住要自己去写,而我一旦真正动笔,我又觉得这个世界完全是自己的、是排他的、是由我随心所欲的。

       尽管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好玩的东西,但内心深处的东西是玩不来的,甚至是阅读不来的,唯有通过与灵魂的对话、自我反省,并将它们排列组合诉诸文字,方可释然。写小说,是为了拉开与生活的距离,写理想、写人性、撕碎曾经的美好以及编织飘渺的乌托邦。写历史,是为了记录人类的真实,写事实、写成败、还原细节以及思考我们的未来。当然虚构写作与非虚构写作对于我并不是完全对立的,我写历史没有丝毫虚构,顶多做一点谨慎的猜测。而我写小说的时候,却常常借用大量的历史背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还是属于比较传统的写实主义作者。

赵庆庆:若不留学和移民国外,您会写作吗?或者说,会创作出这么丰富感人的作品吗?

笑言:我想我的回答是否定的。虽说写作就是写生活,或者说生活的积淀,但写作毕竟还需要时间、环境和契机。我从牛津大学毕业之后,回国在原单位服务了几年,然后才移民加拿大。在国内的那几年非常忙碌,写专业论文都来不及,根本没有时间染指文学作品。

        到加拿大之后,工作比较规律,个人的时间多了,互联网也刚好开始普及。写了东西,马上发到网上,有人读,有人评论,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写作氛围。到了一个新环境,生活、工作乃至文化都面临挑战,眼睛不由自主张大了,思维也发散了,见到的和听到的远超从前。在适应这些挑战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自己的判断与总结,这就是写作的素材。移民本身便很丰富,便有很多感人的悲喜剧故事。我自己也亲身经历了移民的种种酸甜苦辣,有些还发人深省。生活远比小说精彩,而小说的精彩在于告诉读者生活的各种可能性。

赵庆庆:是什么让您安家加拿大首都渥太华呢?您在第一部长篇小说《没有影子的行走》中,写计算机专家曹嘉文从大陆移居渥太华的感受:

出乎曹嘉文意料之外,加拿大的首善之区并不热闹,远远赶不上北京的繁华。事实上,渥太华小得很,城市建筑既没有多伦多的现代,也没有蒙特利尔的古典,甚至连直飞中国的飞机都没有。不过住久了,自有一份舒适和亲切。[2]

这是不是也是您的感同身受呢?

我曾在渥太华小住,对这个没有地铁而有很多自行车的都城,也觉得舒适亲切。

笑言:渥太华的华人自称加拿大的这座首都城市为“渥村”。东面的Orleans小镇叫作“鹅岭”,西面的高科技区Kanata被称为“坎屯”,南边的居民区Barrhaven则冠以“巴屯”。渥太华河的南岸包括国会山在内叫河南,河北岸的魁省居民自然便成为河北人民。我很喜欢渥太华华人这种自得其乐的精神。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种宽容、自信与幽默,或许就是渥太华这座城市潜移默化所赋予我们的。

      渥太华有国会山,有总督府,有初夏的郁金香节,有深冬的冰雪节,有数不清的高尔夫球场,有著名的滑雪胜地,还有渥太华人民深爱的“参议员”冰球队。渥太华以博物馆众多而闻名,渥太华是世界上最好的英法双语城市,渥太华多次被评为全球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我还可以举出很多这样的例证,但落到实处,我在这里安家落户,主要还是由于我和太太都有满意的工作,生活安定,自由自在。

赵庆庆:笑言是您的笔名,有来历吗?是和《诗经·卫风·氓》里的“总角之宴,言笑言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有关吗?我喜读诗经,对这首诗印象尤深。

笑言:我也喜欢读《诗经》,不过我这个笑言言来自《周易》震卦:“震来虩虩,笑言哑哑,震惊百里,不丧匕鬯。”这个笔名来得偶然,我也没想到一用就这么多年,并且成为我最为人知的身份符号。

赵庆庆:您是渥太华华人写作者协会创始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都有什么文学活动?

笑言:这个协会是一个民间自发的写作爱好者团体,并没有正式注册,也没有明确的组织机构。自生而又自灭,昙花一现了两三年。

      第一次活动是在2007年10月14日,在我家里举行。活动内容是朗诵作品、座谈交流。这个形式一直延续到协会结束。当时参加的人员有:张瑞文、楚天舒、叶欣、周旋、杜杜、胖蹄、依蝶、薛文、开喜、老冒、书生和我。这个活动由协会成员轮流做东道主,后来加入的还有小马哥、文枯娃、天蝎、闲雅和亭子等人。每次活动由我发布一个主题,大家写命题作文,比如圣诞、清明、一个熟悉的人等等,有时便是无题,大家自由发挥。活动过后我将优秀稿件推荐给几家当地中文报纸。

      协会当时比较活跃,记得中华会馆当时的主席黄兴中先生携夫人参加过一次我们的活动,并朗诵了一首他亲笔写在纸上的律诗。后来黄先生还为协会在天润酒家提供活动场所。叶欣的一篇小说后来曾获美国新泽西“汉新文学奖”第一名。我的小说《新相亲时代》也在美国新语丝网站获奖。而坚持写作至今频频获奖并出版文集的是杜杜。

      2008年7月,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吴华副教授与约克大学语言、文学和语言学系徐学清副教授联袂到加拿大国家档案馆查询资料,在渥太华小住了几日。13日晚,两位教授应邀参加了渥太华华人写作者协会的欢迎暨文学座谈会。会上我介绍了协会的情况,吴华与徐学清介绍了加拿大华人文学、华人作家的情况。随后大家自由交谈,讨论的主题有:加拿大文学在世界文坛的地位、中国作家与欧美作家的差距、小说发展的潮流与方向以及东西方文化的融会贯通。

二、创办笑言天涯文学网(1998-2010

赵庆庆:笑言天涯是一个面向全球、公益性的纯文学网站,汇聚了数以千计的文学粉丝,驻站作家中不乏海内外知名的作家或评论家,像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魏晋竹林七贤的同济大学刘强教授、屡获国家级大奖的旅美作家芜华、移民加拿大的前《世界文学》杂志副主编、外国文学评论家、翻译家申慧辉、加拿大大华笔会前会长、评论家兼作家林楠、资深编辑并发表多本专著的文野长弓、在加美两国频频获奖的作家兼唐诗西传研究学者江岚、北美资深的华文文学评论人陈瑞琳,等等。

可以说,笑言天涯文学网和人气很旺的文心网一样,成为芸芸写作人,尤其是海外写作人留恋的精神家园。

可否请您回忆一下您创办该网站的初衷,以及它的运转方式?

笑言: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建功先生和天津作协副主席肖克凡先生也曾应邀成为笑言天涯网站的风采作家,再早的驻站作家还有葛红兵教授等人。将这些重量级人物请来并留下很不容易,这个网站吸引大家的可能还是由于它的纯粹。所谓纯粹首先体现在纯粹的文学性,网站来稿必须原创,由编辑审核之后发表。如果能得到编辑的推荐,读者的认可与评论,作者会非常开心。不论作者还是读者,都很看重编辑短短的推荐语。这就要求编辑本身文学素养要高,还要认真阅读作品,有的放矢。另一个纯粹是网站没有广告,当时甚至有网友将笑言天涯网比作网上的《收获》。

       1998年到2001年前后,出现过不少文学网站,比如榕树下和红袖添香等。后来这些网站大多被商业化。商业化没什么不好,笑言天涯只是一直没有很好的商业化契机。网站一直由我个人出资运转,包括网站域名、虚拟主机寄存及程序维护等。

赵庆庆:笑言天涯网汇聚了甘愿为文学免费打工的人,您所说的“一些傻子”,不计报酬,和您一起风雨同舟。这些“傻子”,包括您,在维护网站时都有什么幕后故事,您愿意与大家分享吗?

笑言:文学编辑们完全是义务为大家服务,每周轮流值班,定时审稿发文,都非常辛苦,牺牲了很多个人及家庭时间。直到今天,我内心里还非常感激我们曾经一起工作过的每一位编辑。正是由于他们的辛勤劳作,才让网站维持了那么多年,而让我们欣慰的,是许多初到网站文笔还很稚嫩的文友,几年之后便开始在报刊杂志发表作品,有的还出了文集。

我还可以再举几个例子。比如一位编辑负责每周三发稿,那么他需要在周二那天,前一位编辑发稿之后便开始抽时间审稿,包括甄选好的稿件推荐。推荐文章须有两位编辑同意才可放行。考虑到编辑的工作负荷,后来最后这道批准工序基本都由我来把关。我想说的是,一个周三很容易做到,十个周三呢?十年当中的每一个周三呢?这其中包括节假日、包括春节中秋、包括外出旅游、包括出差生病、包括家中出了急事……而我们的编辑们居然就这么挺过来了。您说傻不傻?

        有推荐,便有未被推荐的,沧海遗珠总是有的。老作者知晓编辑部的情形,也与几位编辑相熟,不予计较。但有些新作者便会质问甚至指责当班编辑。遇到这些心高气傲的才子才女们,编辑们大多是陪笑言来解释。因为大家都知道,能来我们网站的,都是有两把刷子的,如果只是油漆刷子,那他自己早晚会离开的。

        网站前前后后有过二十多位编辑,任职时间长并坚持到最后的有倾城、钟雨、小荞、薛暮冬、梅花一朵、哑哑梨等几位。借此机会向他们及未提名的编辑们再次致敬。

赵庆庆:笑言天涯自1998年9月26日由您一手创办,到2010年12月31日由您亲手关闭,运行了十二多个年头。关闭着实令人惋惜,众多文友的留言和诗文都表明了这点。为什么关闭呢?

笑言:到了2010年,互联网发展已经相当成熟,出现了博客等各种发文途径。各种文学网站和论坛更如雨后春笋,笑言言天涯这样一个文学平台所能起到的作用已经十分有限。

        十二年间,网站的虚拟主机由美国迁到国内,再由国内迁到美国,几番折腾。其中有技术原因,比如笑言天涯网使用的是ColdFusion编程技术,需要比较特殊的服务器支持,比起用PHP技术的网站服务费要高出很多倍。另外服务器搬家也有政策上的原因,由于笑言天涯使用国外共享服务器,一旦服务器上某网站出现了违法违规的因素,那么整个服务器上所有的网站国内都无法访问,于是不得不搬家。

        虚拟主机设在北京的那段日子运行非常稳定,网站也去北京公安局备了案。一天凌晨三点,我被国内来的电话叫醒。北京某派出所将我在国内的家人叫去问话,原因是网站上发表的一篇小说性描写尺度过大,让我立即删除。

        此外我们的编辑那时也大都十分疲惫,不堪重负。其实在关闭之前,网站已经鸡肋了很久,关了总比垮了好。

三、《没有影子的行走》和《香火》

笑言言的长篇小说《没有影子的行走》和《香火》

赵庆庆:在加拿大华人的众多长篇小说中,以渥太华为背景的,并不多见。您的两部长篇小说《没有影子的行走》和《香火》基本上都是以渥太华为故事发生地,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陆移民为主人公,描写他们在加拿大打拼发展,在中西文化传统中寻找平衡与调和,以及他们在加拿大长大的孩子对中国文化的疏远,对加拿大文化的自觉认同。

        这里面有没有您自己的影子?一般说来,也是根据我的有限阅读,华人写作人在海外的第一部长篇往往是自传或半自传的。

笑言:影子肯定是有的,我本身就是技术移民,但我远没有书中人物那么精彩曲折的生活。写作就是这样,作者最初的作品往往自身的经历所占比重较大。随着自身素材的耗尽,作品逐渐向更宽的地平线延伸。渥太华是我熟悉的城市,自然就成为我作品中最合适的背景。而且我也有意要写渥太华,渥太华是我写作的高密东北乡。

赵庆庆:《没有影子的行走》之所以叫这个题目,是因为在您看来,传统文化是游子永远的影子,试图摆脱影子而行走,何其艰难而怪异。所以,在这本小说中,大陆移民,都带着中国儒释道的文化传统,在加拿大基督教、民主和个性主义至上的社会里,寻找立足之地。在他们做出重大抉择时,往往还是中国的传统占上风。在渥太华做白领的编程专家曹嘉文离婚后,因要将留在中国的儿子接到加拿大,并因害怕承担婚姻责任,而迟迟不愿和美丽体贴的女同事苏南共结连理。在加拿大开移民公司的老万夫妇,因熟谙中国的人情世故而业务兴旺。靠智慧和勤奋创下千万资产、嫁给洋人并生有混血儿的软件设计师何芳,不管工作多忙,都尽力恪守妻责母道,却因丈夫明哲保身不能风雨同舟而决定与之离婚。

        《香火》对中国移民身上的传统诠释得则更为明确,就是修有几十代家谱的丁家到了移民加拿大的丁信强这一代,必须要有男丁继承香火。即便是已有两个女儿的丁信强不在乎,其妻萧月英却自始至终地为生儿子想尽办法,甚至不顾自己的身体安危。虽然她的儿子没能保住,但丁信强在渥太华无意发现的同父异母兄弟、画家秦刚和妻子在多年无嗣后,终于生下男孩。另外,和丁信强有婚外恋,因无法与之结合而出走的印第安女子黛安,在丁信强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也在渥太华同一家医院生下男孩。丁家香火在加拿大土地上一波三折的延续,其实也意味着中国的传统和文化在第一代移民身上是根深蒂固,融在骨血里的。他们永远无法摆脱。而到了第二代,比如丁家两个女儿,在加拿大长大,讲英语或法语,中国文化传统对于他们则是陌生,没有束缚力的,他们很容易白化成“香蕉人”。

        您说过,“兼顾两种文化始终是移民美好的愿望,同时也是他们痛苦的根源……移民只属于自己,坚硬的灵魂下面,他们的‘洋派’终究不能彻底,而对于故乡,他们已是异类。”[1] 能否请您具体谈一谈?

笑言:赵思运博士在《拖着影子的行走》中评论《没有影子的行走》时,认为移民加拿大的华人不可能没有影子,而是拖着一条沉重的影子。

        很多华人来加之后便急着“融入主流社会”,我曾碰到不止一位同胞以自豪的口吻说,我们住的那个区都是白人,没什么中国人。或者说,我女儿的学校没有中国孩子,她适应很快。我猜测,我们就是要尽快摆脱那个拖着的影子。多年之后,也许我们会发现,无论怎样的融入,我们身上的中国烙印其实是去不掉的。很多华人为了方便,会取一个容易上口的英文名字,甚至将其合法化。但冷不丁什么时候,在一起的洋人会问一句:你原来的中国名字叫什么?

        1923年至1947年,加拿大曾经出台过一个排华法案。那时在温哥华,华人到医院看病只能到地下室候诊。公共游泳池不准许华人入内。大部分白领工作不准华人染指,华人只能开洗衣店、餐馆这类底层服务生意,而且华人餐馆连白人女服务员都不准招。人类社会在向文明的方向迈进,加拿大政府终于深刻反省,为以前制订的错误政策向华人道了歉,加拿大真正走上了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的道路。今天,加籍华人与加拿大其他移民享有同等的权利与义务。每个种族都有自己的历史渊源,我们没有必要过分在意自己的影子,我心安处是我家。但这个安心的过程,毕竟还与在国内不同。语言会有障碍,文化会有冲突,子女会脱离家长的掌控,成为真正的加拿大人。

赵庆庆:北美知名的华人作家或评论家,如张翎、林楠、徐学清、申慧辉、陈瑞琳等,对您的《香火》评价甚高,认为是“艺术上非常成功的,具有海外华文文学史价值的长篇佳作”。[2] 您怎么自评?或者,拓宽了讲,您对自己的作品有什么要求?希望它能传递什么意旨?

笑言:衷心感谢这几位评论家和作家的鼓励。《香火》的确反映了加拿大对中国人打开移民之门的那个时代,大批技术移民与投资移民涌入之后的方方面面。在这个大背景下,华人移民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怎样在异国他乡站稳脚跟,养家糊口,教育子女以及夫妻两地分居,与异族异性的情感纠葛等等,一系列的困难,最终的尘埃落定,串起了一条加拿大的移民主线。而中国传统文化又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小说主人公,那些骨子里的观念与做法,那个延续香火的心结,将他们牢牢定位在自己的角色之中。

        作品的价值,最终要由读者来衡量,由时间来判断。如果我的小说可以引起加拿大华人移民的一些共鸣,能给对华人移民感兴趣的人士提供一些思考点,那我就很欣慰了。

渥太华唐人街的牌楼,也是渥太华唐人街的标志(赵庆庆摄于2015.5.16.)

四、别具一格的力作《渥太华华人史话》

赵庆庆:多谢惠寄四篇关于渥太华华人历史的大作——《孤独的汤姆墓》、《渥太华华人教会和华人社区共成长》、《渥太华中文学校》和《欣华中文学校》。我都津津有味地拜读了。过瘾,也帮助我了解了渥太华同胞的移民、教育和宗教生活。您是下了功夫做这项工作的,扎实细致,史料性强,又显示出时代的变迁。而且,我觉得,您是带着感情来研究写作的,无论是写小镇早年华人汤姆被排斥在墓区外的孤坟,还是写艰辛成长有40年历史的渥太华中文学校,还是写渥太华华人教会的发展和“会众分裂”,都让我感受到您在客观平实叙述中对人的关怀和尊重。另外,照片也配得漂亮而到位。

       您本是专注创作和虚构的,是什么让您转向于容不得虚构的华人历史研究?

笑言:写历史就是纪实,而纪实有一个很流行的别名:非虚构写作。非虚构写作具有一种特殊的力量。“事实”与“亲历”以及“诚实原则”是非虚构写作的基础。写历史更是不容虚构,基本上就是白描勾勒,作者不能妄自揣测历史人物的心理活动,连评论都该由读者根据事实自行做出。这样的写作对作品的客观性与严谨性要求很高,同时也呈现出一种阅读的开放性。我生活在渥太华,又是一名写作者,觉得有责任把我们这个城市的华人史顺一顺,让历代华人的付出与成就不至于因为我们没写而湮没。历史是一面镜子,写作的时候也可以照到自己,照镜也是一种精神升华。就这个意义而言,我很庆幸选择了这样一个课题。

        我并没有就此终止虚构写作,虚构的自由与天马行空,一直是我喜爱的。但是眼下,我的确更享受非虚构写作。

赵庆庆:在您之前,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有“唐人街之父”之称的黎全恩教授、渥太华获加拿大最高文学奖总督奖的华裔作家郑蔼玲等,都做过渥太华华人历史的研究,也出了书。请问您和他们所做的有什么不同?您的特色在哪里?

笑言:黎全恩教授皓首穷经,仅捐给多伦多大学的研究资料就达80箱。他为加拿大华人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他的建议与亲自计划下,维多利亚市花了三年时间修复了唐人街。当我写渥太华华人史的时候,同时观照了加拿大华人的历史,我在许多资料中见到了黎教授的研究成果。郑霭玲是我们渥太华的华裔女作家,使用英语写作。她应该算第三代华人了,但令人钦佩的是她依然关注着华人的历史与华人的生活。她对渥太华早期华人生活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走访了许多老华人,制作了不少访谈视频资料,并翻拍了许多珍贵的历史照片。她是第一位相对完整相对系统地记述了渥太华早期华人生活的人。

笑言(左)与郑蔼玲(右)在渥太华图书馆(2015.5.26)

     我应该是第一个将众多渥太华老华人的中文姓名展现给世人的写作者。这件事貌似容易其实很难。我的写作所涵盖的范围也更宽泛些,我不仅写渥太华的早期华人,也写渥太华各个时期的华人,同时也注意到加拿大甚至中国在同一年代所发生的大事。时间上,我大体是从1877年第一批华人登上加拿大土地开始一直写到2010年,渥太华终于建成唐人街牌楼为止,一个多世纪的缩影。迄今为止,我去加拿大国家图书档案馆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包括人口普查与旧中文报刊的微缩胶片。采访了几十位中外人士,实地参观了华人联合教会、多所中文学校、中华大厦、加中文化中心、各类华人社团的现址与旧址、多处华人墓园等。我一般是按主题选取有代表性的人物或组织来写,比如中文学校我选了有百年历史的渥太华中文学校和大陆移民办的简体字欣华中文学校,教会我选了老侨胞参与创办的渥太华华人联合教会,尽量写得有深度有细节,并可独立成章。目前我已写了中文教育、中医中药、华人教会、美术馆等多个领域,正在写中华会馆等主要华人社团以及老华侨的早期生活与渥太华唐人街的形成。1928年,才女林徽因穿着自己设计的中式婚礼装,与梁思成在渥太华中国领事馆结婚。这类与渥太华有关的名人轶事我也会注意收入书中。

       除了您提到黎全恩教授与郑霭玲女士,其实还有很多人都做了许多有关渥太华华人历史的工作,比如渥太华大学的李强博士,提交过对渥太华华人宗教情况的博士论文。弓木先生早在2000年,就采访当地老侨胞,在《渥京周末》上连载了他写的“渥太华华人百年史”。加拿大东安省台山同乡会编写过《加京早期华人史略》,Melina Young在1996年视频采访过林焕老人一家。正如您在我们交谈时所说,我们的写作,我们的研究,建立在先行者的研究成果之上。而我做的,又是为后来者准备一些参考史料。

赵庆庆:写史重在史料。在今年5月的渥太华《新华侨报》上,我看到“《渥太华华人史话》征集史料及线索”的告示,想必您是负责人吧。除了通过报刊征集外,您还通过哪些渠道来收集史料、史实和数据?

笑言:对,这个线索征集启事是我起草的。自2015年2月20日起,几乎每期《新华侨报》都刊登这则启事。我本想借助媒体的力量,找到史料和线索,但事实上登在报上的这则启事并无多少效果。启事在当地中文网站comefromchina.com上也出现过。迄今只有一位1976年从香港随父母移民渥太华的李再思女士通过电子邮件和短文形式提供了不少她们家当时的生活情况,特别是描述了渥太华唐人街当年的情形。但这则启事是一个标志,至少它表明有人在做这件事。

2015.5.15.加拿大《新华侨报》上“《渥太华华人史话》征集史料”告示

那么第一手资料从哪里来呢?还是通过朋友,寻找了解历史的老华人。并不是所有的老华人都是有条有理的活资料,对我帮助最大的要算现年78岁的周树邦先生。周先生早年在安大略省政府工作,从小信奉基督教,在渥太华华人教会及各类社团服务多年。他博闻强记,认识的人也多。《渥太华华人史话》的引子“孤独的汤姆墓”就是他提供的线索。通过周先生,我了解到渥太华最早几家华人的情况,并由周先生引见了这些华人的后代,比如本地名人周强安夫妇等。而周强安先生又为我介绍了黄家和谭家的后人。汤姆墓这条线索,还让我认识了从小镇出来的Anneke女士与经常给汤姆墓送花的Dairy Barn老板Mary女士。

渥太华有两所颇具代表性的中文学校,一所教简体字,一所教繁体字。我采访了欣华中文学校的姚荣平校长以及建校元老,采访了百年老校渥太华中文学校的周素品校长。我还采访了渥太华华人联合教会的张云台牧师、加拿大东安省台山同乡会会长陈森先生、渥太华中国同学联谊会的前会长薛金生、张建运和潇渝、渥太华中国大专校友会的前主席王永智、中华会馆的前主席周强安和薛金生、CFC传媒的创办人张瑞文、写过“渥太华华人百年史”的老辈文人弓木,等等。

另一个途径是寻访故地。中文学校旧址、教堂旧址、中华会馆旧址都曾留下我的足迹。汤姆墓已经确定了位置,约好老家在坎普特维尔镇的当地加拿大人一同前往。另一个墓地是比奇伍德公墓中的华人墓地。那里有一块特别的柏树环绕的墓园,安葬着最早的老华侨,墓园门匾上写着“福荫园”。福荫园内的墓碑与常见的立式墓碑不同,都是平铺在地上的,就像花园的石径。一开始我没看清,几乎一脚踏上去。为什么会有这个墓园?一句话两句话说不清楚,总之与最早的周家与谭家的善举有关,书中自有交代。

福荫园内平埋在地上的墓碑(笑言摄于2015年5月12日)

    再一个途径是参加华人社区及加中友协举办的各类主题活动。比如参加加中友协主办的在国家美术馆主办的中国古代名画鉴赏,不仅欣赏到八大山人的真迹,还了解到加拿大的国家美术馆居然有一任华裔女馆长时学颜女士。而在渥太华华人服务中心举办的早期华人生活讲座中,我见到了慕名已久的周强安先生和著名华裔女作家郑霭玲女士。

    比较辛苦的是去加拿大国家图书档案馆查阅资料,包括人口普查、口岸记录、旧报纸,在微缩胶片上。一看就是一整天,头晕脑胀,用得上的信息却寥寥无几。档案馆不能带食物饮料,为了多看,只好饿肚子。

    还有一个途径就是读书读论文,英文居多,中文很少。当然还可以上网查谷歌、百科全书等等。比如郑霭玲的一些研究成果在网上可以找到,还有一些学生做的项目,也可以查到。

    再有就是平时积累,遇到有历史价值的文字及时保存。

赵庆庆:在史料收集过程中,您觉得最艰难的是什么?

笑言: 这要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早期华人的资料收集。最初来渥太华的华人早已去世,只能从其后代里寻找他们留下的蛛丝马迹,比如旧照片。渥太华是个小城市,华人凤毛麟角,唐人街形成晚,规模小。唐人街上没有照相馆,很少有华人留下全家福一类的照片。留下来的照片往往是家境好的人家拥有照相机,这才拍下了那些珍贵的历史瞬间。这些旧照片他们视若珍宝,轻易不肯示人。如果说最困难的,恐怕还是语言障碍。早期华人都来自广东台山地区,台山话与广东话也不一样,我与老华侨交流,往往只能用大家都可以讲的英语。比如我转弯抹角好不容易找到加拿大东安省台山同乡会的主席陈森先生,我们却只能用英语讲一些非常浅表的内容。又比如我与李再思女士联系后,发现一个讲普通话一个讲广东话,基本不能正常交流,于是我们干脆不面谈不打电话,直接用电子邮件交换信息。有些在渥太华出生的华裔后代,例如一位司徒先生,自己的中文姓名都不清楚。因此每落实一个中文姓名,我都非常兴奋。

       第二个阶段是现在进行时的资料收集。同样一个事件,我会听到七、八个不同版本的叙述。往往这些版本还是相互矛盾甚至尖锐对立的。几乎每一个社团的故事都是一个罗生门,主导者与参与者会从不同的角度来讲述。我能做的,就是选取公认度最高的版本,记录事件的发生与发展,有些前因后果争论不休,我只好搁置,估计再等十年八年,也许会有定论。而这定论,没准还会是我今天写下的简略版。历史能否公正公平地被记录被呈现,资料的采集太重要了。

赵庆庆:您说有些老华侨、当事人不愿接受采访,提供信息,这是怎么回事呢?

笑言:这些老华侨是活着的历史,很多已被不同的采访者,包括媒体、学者、课题学生甚至影视编导等采访过很多次了,他们厌倦了。而有些老华人认为他们就是普通人,没什么值得采访的。还有些老人生性就不喜欢见陌生人。另一原因,可能有些老人不愿提起当年不愉快的往事。

       不过一旦他们了解到我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便会热心帮助。比如周强安夫妇不仅提供了很多珍贵的信息,而且还帮助我联系第一位出生在渥太华的华人,93岁高龄的周女士。而周女士的父亲,与周强安先生的父亲一样,同为第一批在渥太华安家的华人。这些老人们对我常说的一句话是:真高兴还有你这样的年轻人愿意了解渥太华华人的历史。

赵庆庆:您想过出版《渥太华华人史话》的英文版吗?加拿大政府鼓励多元文化,对这样的著作是否有资助?

笑言:想是想过,但目前准备集中精力先把中文版做扎实。因为英文版已经有不少学者做过研究,也产生出阶段性的成果。而中文的渥太华的华人历史,基本上还处于空白,至少还没有系统的著作。能够获得加拿大三级政府的资助当然最理想,因为不仅仅是钱的问题,对于研究、写作与出版发行都有着更加积极的影响力。

赵庆庆:我喜欢您的这段话,“摆弄文字的人,心中自有一份柔弱的敏感,但也不必太过伤感。敬畏文字的人,心中也自有一份智慧的判断。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我们结缘于文字,我们仍将以文字重逢。”[1]

非常感谢您拨冗接受我的访谈!在茫茫世海中,我们还会乘着文字的摆渡船相会,而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将是我们停泊再叙的港湾。

笑言:我也喜欢您的一句诗:天涯文梦共此时。

加拿大华人作家笑言(左)、南京大学副教授赵庆庆(右)
(2015.5.16,渥太华扬子江饭店)

作者简介(发文时):

赵庆庆,南京大学外语部副教授,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理事,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加拿大华人文学史论”主持人

笑言,渥太华华人写作者协会创始人,加拿大大华笔会理事,“笑言天涯文学网”主持人,渥太华华人历史写作者。